yuanbo · 2017/11/17

组会记录005


研三及研二同学汇报文献

2017年11月17日,课题组在博观楼505进行了本学期的第8次组会,本次的组会内容如下:

首先,每个同学回顾了过去两周的工作进展。接着,由研三及研二同学三位依次汇报文献。

陈晨:第三方干预在信任博弈中的作用 title:The effect of third party intervention in the trust game

该文献旨在探讨第三方监督能否够提高信任博弈的公平性。并且,额外的强化工具(惩罚&补偿)能否帮助第三方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假设一:第三方监督会影响投资者和被投资的行为。假设二:第三方惩罚和奖励对贡献率有正向作用。经过实验的出的一系列描述性统计得出结论:第三方监督、惩罚对信任博弈的投资额有影响,而第三方奖励对信任博弈投资额无影响。陈晨认为该篇文献属于经济学范畴,与心理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够严谨。

刘福会:诚实人们的不诚实理论:自我概念的维持理论

首先,不诚实行为的决策理论(理性经济假设)与Dan Ariely的研究存在分歧,Dan Ariely的研究发现在匿名情境下,随着实验报酬的增加,个体的欺骗行为并不会增加,总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内。由此得出外部权衡在有些情况下不适用,并提出内部权衡的存在。其次,该研究的自我概念维持理论发现通过间接的研究发现,扩大分类延展性/灵活性可增加个体的不诚实行为。 对道德标准关注力越高,不道德行为对自我概念的损害就越大。由此引出其个人的两个研究,研究一:对自我概念的注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研究二:道德分类灵活性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另外根据不诚实动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又提出了研究三:避免损失的动机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针对研究一,提出疑问:1、道德启动是否未被研究过?2、能力启动研究对象是只有儿童吗?针对研究二,提出疑问:利己又利他最主要表达的是什么?建议只研究利己性。另有提问:研究一和研究二的联系是什么?针对研究三,提出建议:此研究已经被做过,研究的意义不大,可以不做。

汤明:群体认同、外群体特征对群体内疚及群体行为倾向的影响

首先提出了群体认同为什么与外群体表达情绪一起研究?群体认同和什么因素共同影响群体内疚。在对外群体的影响、外群体情绪表达以及群体行为倾向的研究后,提出了研究一:群体认同、外群体情绪对群体内疚及群体行为倾向的影响,其中外群体情绪修改为恐惧、愤怒和失望三个维度。研究二:群体认同、外群体地位对群体内疚及群体行为倾向的影响。汤明同学主要从侧面说明群体认同和外群体特征会一起影响群体内疚。最后汤明同学提出研究是否应该结合热点,并且从和已有研究存在矛盾的点来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