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bo · 2017/12/08

组会记录008


研二同学对开题汇报进行最后一次演练

2017年12月8日 课题组在博观楼505进行了本学期的第8次组会,本次的组会内容如下:

首先,每个同学回顾了过去一周的工作进展,接着研二的同学对开题汇报进行最后一次演练。

汤明:群体认同、外群体特征对群体内疚及群体行为倾向的影响

汤明同学根据群体冲突这一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研究题目。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首先提出社会群际关系中群里内疚的具体操作定义,然后再根据自我分类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中得出的群体认同和群体内疚二者关系相反的观点 。另外,Klein等研究发现群体认同对群体内疚不是线性而是倒“U”型的作用关系。所以汤明同学提出:是不是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对群体内疚产生影响?因为群体包括外群体和内群体,而当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内群体对群体内疚的影响因素, 即群体认同、群体责任、行为不当性评估而开展的, 实际上很多群体互动因素都可能会对群体内疚产生影响。

所以根据情绪社会信息模型和群际威胁,汤明同学提出了两个猜想:猜想一:外群体表达的情绪是否与群体认同一起对群体内疚产生影响?猜想二:外群体地位是否与群体认同一起对群体内疚产生影响?汤明同学将群体内疚的诱发情景分成被动的群际伤害和主动的群际伤害。最后列出接下来需要进行的两项研究,研究一:群体认同、外群体情绪对群体内疚及群体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二:群体认同、外群体地位对群体内疚及群体行为倾向的影响。

龚娇:社会阶层对普遍信任的影响

龚娇同学根据社会阶层发生重大变化这一现象,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方式,而信任问题又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所感兴趣的两个变量。首先对社会阶层的概念和分类进行梳理并提出操作性定义。然后,龚娇同学根据资源因素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结果差异、主客观阶层研究结果的差异,指出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以及社会阶层与普遍信任之间作用机制上不清楚,从而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根据跨文化大样本的数据的结果显示低阶层更多地不满社会现状, 感到不公平。龚娇同学猜想不公平感是社会阶层影响信任的一个中介变量,根据归因理论,即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这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个体对贫穷或富裕的归因倾向对分配公平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所以龚娇同学猜想归因方式影响不同阶层对不公平感知的作用,归因方式在其中可能充当调节变量。最后,龚娇同学进一步提出了实验假设和研究框架。而研究框架其中包括预研究和研究一二。研究一:社会阶层与普遍信任的关系。其中包括实验1:社会阶层对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二:社会阶层对普遍信任的影响。其中包括实验2和实验3,实验2:社会阶层、不公平感和普遍信任的关系。实验3:社会阶层对普遍信任的影响——归因方式的调节作用。

刘福会:社会比较与反馈方式对个体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福会同学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和别人的比较。而社会比较是指个体将自身的情况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获得自我认识的过程, 社会比较按比较的方向可以分为向上比较、向下比较、平行比较。福会同学通过梳理文献根据以往研究的结果发现当在竞争中强调社会比较,在竞争中获胜、赢得更多金钱的个体会引发更高的权利意识,而权利意识的提升会导致个体在随后的任务中会做出更多的不诚实行为。并且经济学的研究发现,当进行金钱比较时,向上比较会引发个体做出更多的不诚实行为。

那么福会同学猜想:能力社会比较是否也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呢?根据社会比较的对比效应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发现,向下比较可以提升个体的自我评价及自尊,向上比较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水平及自尊水平,会诱发个体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消极感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威胁效应可能表现出一种“泛化” 的倾向 , 即无论任务与个体是否相关,只要环境中提供有关自我相对位置的信息,都可能会产生威胁效应。福会同学得出社会比较对自我评价的影响。通过梳理文献又发现自我评价的威胁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即当个体自尊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不诚实的行为来进行补偿。于是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能力社会比较如何影响个体的不诚实行为?

在个体面临各种各样的社会比较时也在接收到各种社会比较信息之后各种的反馈。 福会同学将反馈分为能力反馈和努力反馈,通过梳理文献,有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定向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德韦克在教育研究中发现,将成功和失败归于能力的个体会不敢尝试更为困难的任务,一次失败就会对个体的自我评价及自信产生重要影响,在随后的测试中也更有可能会作弊;而将成功或失败归于努力的个体,失败不会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消极影响,在随后的任务中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尝试。那么,社会比较后,和不同归因有关的反馈方式是否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这是福会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最后提出了,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在研究设计中,包括两个研究,3个实验。 研究一:社会比较对个体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实验1:不同方向的社会比较对个体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实验2:社会比较预期对个体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研究二:社会比较后的反馈方式对个体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实验3:社会比较后的反馈方式对个体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游冉:关于孤独症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关研究

根据世界上孤独症儿童数量的增加,孤独症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孤独症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包括对道德概念的掌握情况,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判断能力三个方面。其中道德判断能力是儿童认知发展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游冉同学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理论观点表明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思考,是影响个体道德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及道德判断和心理理论的关系。如,Cokely-Feltz(2009)研究发现在行为应受道德惩罚的情境中,信念和愿望信息直接影响到被试对行为主体意图的推断。那么,对于孤独症儿童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在进行道德判断过程中所依赖的心理信息是什么?根据文献的梳理推断:愿望、信念、结果信息可能对孤独症儿童道德判断产生影响。20世纪70年代,道德发展研究者就注意到,个体对不同道德领域的认知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游冉同学猜想:问题2:在不同领域,孤独症儿童道德判断的心理信息利用特点是否有所不同。最后游冉同学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和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