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bo · 2017/12/15

组会记录009


研二同学对开题意见的修改以及答复

2017年12月15日 课题组在博观楼505进行了本学期的第9次组会,本次的组会内容如下:

首先,每个同学回顾了过去一周的工作进展。

汤明:群体认同与外群体特征对群体内疚的影响

专家和老师问题: 1、内群体、外群体如何界定?(专家) 2、研究三包含了前面两个研究,还有必要做研究一和研究二吗?(专家) 3、研究三的统计分析:三级交互会很麻烦(尹) 4、外群体地位高低的检测方法?(徐) 5、实验室操纵群体认同和外群体情绪的方法?(徐) 6、外群体表达愤怒会影响到群体内疚吗?(专家) 7、如何使实验情景材料有效?(陈、专) 8、实验情景材料有没有以往研究可以借鉴?(尹) 专家和老师的建议: 1.“主动、被动”换成“直接、间接”(专家、陈) 2.外群体特征可能能调和群体认同与群体内疚之间关系的矛盾,因此外群体特征更像在其中起调节作用,所以需要确认是否是这样的因素在起作用,不同的外群体特征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最后在合起来一起探讨,因而是可以分为三个研究的。(尹) 3.实验所用的事件最好是从最新的新闻中找到的真实的时间,具有日常性和可发生性。(尹)

汤明同学根据老师和专家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理回答: 1、内群体、外群体如何界定? 答:以往大量研究中并没有专门界定。根据自我分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个体会自动地将人进行社会分类, 并明确自己所属的群体, 以所属群体身份定义自我(Tajfel & Turner, 1979)。 2、外群体特征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答:群体地位是指所属该群体成员的社会地位整体情况,(王大伟,2013)。社会学家 Weber 将权力、声望、财富作为划分社会地位的综合指标。群体地位相关的研究中,社会经济地位(富人与穷人)、教育水平(名校与普通院校)、群体权力(高、低)等都是常用的群体地位划分的指标。 3、操纵群体认同和外群体情绪的方法? 答:群体认同操纵:由van,Zomeren et al.(2008)设计,张书维等(2012)改编后在中国应用,为阅读与书写任务,具体方法大致如下: 特定群体认同凸显组:要求被试用文字描述并写下“作为一名 A 大学的学子,您日常生活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一般群体认同凸显组:要求被试用文字描述并写下“作为一名高校学子, 您日常生活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用竖立标准的方式(Normative fit)在被试作答完成后, 特定群体认同凸显组每名被试看一张印有“一名A大学学子一天之内必做的五件事”的材料;在一般群体认同凸显组每名被试看一张印有“一名高校学子一天之内必做的五件事”的材料。 4、操纵群体认同和外群体情绪的方法?群体认同操纵:由van,Zomeren et al.(2008)设计,张书维等(2012)改编后在中国应用,为阅读与书写任务,具体方法大致如下:特定群体认同凸显组:要求被试用文字描述并写下“作为一名 A 大学的学子,您日常生活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一般群体认同凸显组:要求被试用文字描述并写下“作为一名高校学子, 您日常生活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用竖立标准的方式(Normative fit)在被试作答完成后, 特定群体认同凸显组每名被试看一张印有“一名A大学学子一天之内必做的五件事”的材料;在一般群体认同凸显组每名被试看一张印有“一名高校学子一天之内必做的五件事”的材料。5、外群体表达的愤怒会影响到愤怒吗? 外群体表达愤怒后,内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的共情会提高,并更愿意减少群际冲突;与此相反,外群体成员表达轻蔑或者混合情绪,内群体成员的破坏性冲突意愿更强(Vos 等,2013,2016)。

共情使施害群体成员感到对受害群体的困难负有责任,从而产生较强的群体内疚感 (Mallett,Huntsinger,Sinclair, & Swim ,2008;Galinsky & Moskowitz, 2000)。Zebel 等人(2009)研究发现对于低国家认同者, 对外群体的观点采择会提高群体内疚感, 而对于高国家认同者, 对外群体的观点采择则会降低群体内疚感 。

6、实验材料的问题。

龚娇:主观社会阶层对普遍信任的影响

专家和老师的建议和问题: 1、被试是学生,学生本身家庭背景不一样,阶层启动会有效吗?(陈) 2、以往研究中都用的是什么样的被试?(陈) 3、社会阶层包含主客观的内涵,游戏只是启动了主观的,有效吗?(尹) 4、国外研究中social class 和我们所定义的社会阶层是一个意思吗? 5、用游戏启动大多用了阶层的某一两个指标来实现的,启动的是地位,能扩展到阶层吗?(徐) 将研究放小,只研究社会阶层感知,也即主观社会阶层,减少争议; 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进行分类,富有的、贫穷的,然后再对应去启动,这种强化是不是会更好 6、如果实验结果和大数据结果不一致怎么办?(专) 可以将数据分析和实验启动相互印证,从而来探讨社会阶层和信任的关系(尹) 是否可以先到社会上找真实的不同阶层的个体来做实验,验证下以往的研究或者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再用启动的方法(徐) 7、信任游戏是否真的可以测量普遍信任,需要多加几种方法对此进行多方验证(尹) 8、中西方文化差异大,有参考性吗? 不探讨西方的情况,直接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目前中国的信任阶层差异,导入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机(专)在组会上和

老师和专家的建议中总结到:一篇文献的开题最重要的是问题的提出部分,它是一篇文献的灵魂,思路,逻辑和意义。好的开题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专门提出的。接下来袁老师提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龚娇同学的开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在启动高、低社会阶层之后,是否能够引发不公平的感知,从而对普遍信任产生影响,中间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调节变量。

刘福会:社会比较与反馈方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

专家和老师的建议: 1.能力比较是如何操纵的?(徐) 2.能力和努力的反馈是如何操纵的?(徐) 3.在操纵时,向下比较是告知被试排名前10%,这样告知被试被试就会向下比较吗?(陈) 4.操纵之后,被试会产生情绪、情感的变化,这些情绪在其中起什么作用(羡慕、妒忌等)?(陈) 5.如何控制社会比较中的情绪,不诚实是不是有可能是情绪引起的,而并不是社会比较?(徐) 6.不诚实行为的定义?开题报告中不诚实行为的定义好像不恰当。 7.不诚实行为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社会比较吗?(专) 8.提到的能力、努力的反馈,好像更多的是个体特质(尹),反馈改成归因范式是不是更好? 9.反馈的概念要再确定一下,能力、努力反馈不属于反馈方式而属于反馈内容吧(专) 10.社会比较操纵的有效性?是否操纵了向上、向下比较被试就会向上、向下比较?(专) 11.社会比较预期是如何出现的?(尹)

福会同学的回答: 1.不诚实行为的定义 以往大量研究中确实没有对不诚实的定义明确界定,大多是从现实出发,之后引到不诚实行为上面来。不诚实:与诚实相对的概念则是不诚实。牛津英语大字典把不诚实定义为欺骗,诈骗或者偷窃的意识或者倾向。所以对说谎、欺骗的研究也是研究不诚实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诚实行为就是一种普遍的不道德行为,包括作弊,欺诈,勒索等(Mazar)。 不诚实行为的动机: 1.根据需要倾向:社会赞许需要,社会交往需要,攻击侵犯需要,防御需要,表现需要,拒绝需要,避免伤害需要。

2.理性经济模式(Becker,1968)不诚实行为带来物质上的利益。

3.不诚实行为是受物质刺激和包括道德和社会考虑因素在内的内在动机的双重趋势(Hurkens&Kartik, 2009)。

4.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认为损失厌恶动机更为强烈。

5.Rick Loewenstein(2008)认为不诚实行为动机的两种资源:竞争和避免或者补偿损失。

社会比较:成绩比较:

向上比较:被试被要求将自己上一学年的学习成绩基点(GPA)与同专业同年级排 名第一的同学进行比较。

向下比较:被试被要求将自己上一学年的学习成绩基点(GPA)与同专业同年级排名最后的同学进行比较。

能力测验 向上比较:首先让被试完成一项XX能力测验,测验结束后,告诉被试他的测验得分在所有参加测验同学中排名在前5%,也就是说有95%的同学在这方面的的能力差于被试。 向下比较:测验结束后,告诉被试他的测验得分在所有参加测验同学中排名在最后5%,也就是说有95%的同学在这方面的的能力优于被试。 社会比较操纵的有效性 :牛更枫(2016)的研究没有进行操纵检验,操纵后就直接进行捐赠意愿测验,他在实验后进行了情绪测验以及自我评价测验,检验能力比较对情绪及自我评价的影响。 社会比较后的情绪对不诚实行为是否作用?1.妒忌 牛更枫(2016)研究发现,向上社会比较确实会引发个体产生妒忌,并且会导致个体情绪低落,自尊在中间起到调节作用。 2.情绪 郑晓莹(2015)发现,向上比较的个体积极情绪体验显著低于向下比较组,消极情绪体验显著高于向下比较组,但控制完社会比较后,情绪本身不能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情绪在社会比较与捐款行为之间也并不能起到中介作用。 反馈分类 :1.按照反馈性质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2.从反馈针对的对象又可以分为能力反馈和任务反馈(Sansone,1986); 3.根据反馈对象还可以分为针对个人的反馈与针对集体的反馈; 4.能力/努力反馈应该是反馈内容不一致的反馈,不应该称为反馈方式。组会上袁老师提出:社会比较后,产生的自尊威胁对不诚实动机的影响,但也不排除社会比较后,产生自尊威胁的情绪对不诚实动机的影响。

游冉:关于孤独症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关研究

专家和老师建议: 1、孤独症是一种病症,病症不能和道德挂钩。 2、孤独症能否理解道德判断。 3、被试(孤独症儿童)的选择:年龄问题、病因是遗传还是环境导致的。 4、孤独症更应该关注的是社会技能的提高。 5、主试的指导语能否让被试理解。 6、参考文献要更新。 7、应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孤独症儿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