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和研二同学第三次文献汇报
2018年5月23日 课题组在实验楼511进行了本学期的第7次组会,本次的组会内容如下:研一剩下的一位同学和研二进行第三次文献汇报
王影:敬畏感文献梳理
本次是针对以往读过的文献进行总结汇报,其中内容包括敬畏感的定义、敬畏感诱发和测量、敬畏感的方法论、敬畏感的思维取向、敬畏感已有研究、以及启发和讨论 。敬畏感的定义是根据西方和国内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 ,不论是国内还是西方国家,都认为敬畏感是一种复杂情绪,是崇敬和畏惧的复合体,但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敬畏感逐渐出现去极化的现象,而只研究敬畏感的积极效价。敬畏感的诱发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杰出的艺术作品、伟大的领袖和宏伟的大自然。诱发情景包括,社会诱发源,物理诱发源和认知诱发源,前两者诱发的效果较好。实验室的诱发方式包括回忆任务范式,视频范式和阅读范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采用的是沉浸式诱发,和VR虚拟技术的诱发。敬畏感更注重的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从心理学角度看,“敬畏”是个体面对外部环境所形成的知、情、意相交融,相互动的一种心态。其中含有相应的思维取向和人际间的行为方式,敬畏感的思维取向是整体性思维。敬畏情绪可以给人们带来情绪上的、心理上的以及生理上的益处 (Curtin, 2005),但却很少有实证研究探索敬畏情绪的心理后效。
敬畏感可以延长个体的时间感知(Rudd et al., 2012)、促进精神追求(Melanie, Kathleen D, & Jennifer, 2012)、增加亲社会行为( Rudd et al., 2012,Paul ,Matthew,& Pia,2015)、减少自我意识(Shiota et al., 2007,van Cappellen & Saroglou, 2012)、提高个人的集体参与度(Yangbai, 2017)、减少攻击性(Yang et al.,2016)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Griskevicius et al., 2010)。最近一项研究也证明了具有敬畏情绪体验倾向的个人,更容易报告出谦卑感(Paul K. & Galen,2017)。此外,敬畏感还能够减少自我损耗下的不诚实行为(钱程,2017)。
最后,王影根据之前读过的一些文献,发现自我损耗减能够少道德行为,增加不行诚实,而敬畏感能够增加道德行为,由此提出敬畏感是否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对自我损耗下的不道德现象进行调节。经过讨论发现,自我损耗领域的实验结果由于不能够重复验证,所以不建议对自我损耗这个变量进行考虑。
刘福会:诚实和欺骗的认知神经科学—信号框架
title: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honesty and deception:a signaling framework
以往,在神经层面,对不诚实的早期兴趣源于试图在司法鉴定和法律背景下区分诚实和欺骗。常用的实验范式是比较问题测验和犯罪知识测验 。以往研究发现:和认知控制以及高级认知有关的前额皮层在诚实和欺骗情况下存在差异;元分析也进一步表明:说谎和背外侧前额皮层以及腹外侧前额皮层和前脑岛和额上小叶更大的激活有。
以往研究范式的不足:(1)指导性的欺骗行为,存在外部效度问题;(2)难以测查在作出欺骗行为时可能涉及的动机的问题,以及决定作出的认知过程。
信号游戏可以捕获各种不同做出决定的情境中的前因和后果,从而通过一个程式化的环境将信号发送者与接受者所面临的问题都纳入里面。 信号框架首先分别区分了分别属于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认知过程。其中包括,信号选择阶段,结果预期和评估阶段。结果发现,在信号选择阶段,通过将信号游戏与机能损坏方法进行匹配,发现人类外侧前额皮层区域的损伤,和较低的诚实度相关;也就是说,外侧前额叶皮层(与认知控制相关的区域)受损的发送者更愿意发送欺骗性信号以赚取更多钱,这表明对于撒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认知控制对产生诚实信号是必需的。
但信号框架仍存在一些不足: (1)我们仍然缺乏一个令人满意的理论来解释具体信号是如何演化来获得意义的 (2)发送者和接收者如何就一组信号达成一致、如何将信号编码为“真实”状态、或者是否这种一致是有必要的? (3)涉及自然语言和非语言线索的非结构化交流更为普遍,却没有研究探讨非结构交流中欺骗和诚实的神经机制。行为研究发现,相比较实验中结构化的交流,非结构化的交流实质上可以增加诚实与合作,但目前却没有理论对此作出解释,因此,可能需要将语言学纳入里面进行探讨。
龚娇:社会阶层两种实验范式的选择
大家一起讨论了两种阶层启动方法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