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同学第二次文献汇报
2018年3月28日 课题组在实验楼511进行了本学期的第2次组会,本次的组会内容如下:
首先,袁老师提出汇报要求,要提交的一些汇报材料,以及如何高效的阅读文献和文献总结。其次,研一的三个同学进行文献汇报。
宋彩荣:人际关系影响道德决策过程中的行为与神经反应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odulates the behavioral and neural responses during moral decision -making
道德决策是指面临多种可能的行为途径选择时, 个体对其在善恶和道德的程度选择上做出的最后决断。已有研究表明以往研究表明,在个体的道德决策过程中,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杏仁核、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以及右侧颞顶联合区得到了激活。道德决策的模型:道德认知模型、社会知觉模型和Greene双加工模型,根据道德决策已有的研究表明,在道德决策过程中,IR可以影响个体的神经和行为反应。
研究设计:自变量:不同的IR(朋友、认识的人、陌生人),因变量:IOS量表分数 该研究的4个假设:假设一,作为早期道德直觉阶段指标的N1不会受到不同亲密水平的影响 。假设二,反应个体冲突和消极情绪的P260、N2会受到不同亲密水平的影响。假设三,目标人物是陌生人时,道德决策后期会出现更大波幅的LPP。假设四,个体做出的帮助比例和反应时会增加 。
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IR确实可以影响个体在道德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和神经反应。具体表现为:对陌生人比对亲近关系的人(朋友、认识的人)做出帮助决定所引发的冲突和反感情绪也更强烈,并且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来解决这一冲突,因而反应时也更长;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道德决策的双加工模型。最后彩荣同学,给我们分享了她看ERP书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她的疑问共同进行探讨。
王宇:教师对欺凌事件和受害者反应的有效性:道德推脱对欺凌的中介作用
The afficacy of teachers’responses to incidents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The mediational role of moral disengagement for bulling
大量的实证表明道德推脱与欺凌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高道德推脱水平的学生比低道德推脱水平的学生更多地参与欺凌。 包括三个方面道德推脱的社会化 :同伴、幼儿时期的经历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那么教师对孩子的道德推脱是否也有影响呢?教师在欺凌的道德方面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例如,有研究表明,学生通过直直接和间接观察伤害行为都会对道德认知产生影响,同样,学生可能会观察到教师对欺凌和受害行为的反应,并对其进行理理解,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欺凌的道德问题。以往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欺凌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教师干预。即使教师干预不总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
所以该文献的研究假设提出,假设一:特定类型的干预会减少欺凌行为,并且这种关系受道德推脱的中介。假设二:不干预会增加欺凌行为,并且这种关系是由道德推脱所中介。经过研究表明,道德推脱在不干预、纪律惩罚与欺凌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不干预受害者和欺凌行为增加了欺凌的程度,而且这种关系是由道德推脱间接影响的,验证了假设2。其次,道德推脱在纪律惩罚与欺凌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这一结果表明,教师干预不仅是最常见的被认可和赞赏的行为(Bauman&Del Rio,2006; Rigby&Bauman,2010; Yoon等,2016),也是校园欺凌干预项目最有效的组成部分之一,验证了假设1。道德推脱在受害者支持与欺凌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强化了要有效预防欺凌行为需要关注受害者的观点。受害者支持不仅对受害者有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可以减少欺凌行为。 研究结果对当前相关研究的贡献:验证了学生从道德角度理解教师对欺凌和受害者的行为反应的理论模型。符合社会认知理论。符合道德领域理论。 局限性:(1)数据的横截面性质;(2)所有问卷都是学生的自我报告;(3)应采用整体化的方法;使用单维度的道德推脱测量和整体的欺凌测量;(4)一些量表的α太低;(4)样本只包含了两个年龄组。 王宇同学最后又说了一下,接下来自己研究方向的一些看法。
王影:敬畏感和谦卑 Awe and Humility
研究的目的: 基于情绪的评估框架理论,验证在日常生活,实验室和自然环境中的敬畏感和谦卑的关系。谦卑:对自我的现实,安全和开放的看法,以及对其他人的价值和贡献的欣赏。谦卑的定义围绕着两个核心主题: (a)对自我的更现实,安全和开放的看法(自身) (b)更多地认识到他人和外部力量的价值和贡献(外部)
已有研究表明,谦卑也包括将注意力转向外部并认识到他人的价值和指导人生的善良行为。敬畏感:是指当我们面对那些广阔的、浩大的,以及超越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时产生的崇敬的情绪体验。Keltner 和 Haidt 指出,敬畏有两个核心特征:(1)知觉到的浩大(2)顺应的需要。已有研究表明,理论和经验经常将敬畏归类为认识论和亲社会情绪,那么作者推断,情绪受到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情绪评估趋势框认为情绪是由与个人目前背景相关的不同评估模式引起的,情绪评估趋势框架建立的基础:尽管情绪来自认知的评估,但情绪对后面的行为和决策的影响是独立的。作者猜测:对浩瀚的认知和对适应的需求的评估引发了敬畏的主观经验,然后增加了谦卑。
已有研究表明,敬畏情绪作为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对小我意识具有的独特影响。那么作者做出了总的猜想:敬畏感,通过减小自我意识,从而增加谦卑。作者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假设1:具有敬畏感的倾向的个体报告出更的谦卑(研究1和2);假设2:与中性或积极情绪相比,敬畏的短暂体验能够增加个体的谦卑(研究2 和5 );假设3:(a)通过对浩瀚的认知和顺应的需求评估,引发敬畏的体验增加谦卑(b)敬畏感通过减小自我意识,从而增加谦卑(研4和5)。作者提出了5想研究,来验证这三条假设。
根据数据分析,最终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了五项研究,通过多种测量和方法,揭示敬畏情绪促进谦卑。根据我们的第一个假设,我们发现敬畏情绪和谦卑之间的正相关。更具体地说,容易产生敬畏情绪的人被他们的同伴认为是更谦虚(研究1),并被试自己报告在2周内感觉自己更谦卑(研究2)。根据第二个假设,日常生活中的敬畏情绪的体验与感觉更加谦卑有关(研究2)。根据(研究3)通过视频诱发,(研究4)情绪回忆诱发以及(研究5)自然诱发敬畏体验的实验操纵令被试更加谦卑。当通过自我报告来衡量谦卑时,观察到被试更加平衡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我相关的谦卑),以及更多的认识到外部力量在自身成就中的贡献(以其他为导向的谦卑)。
第三个假设涉及敬畏增加谦卑的,最近根据情感相关评估和随后的社会认知进行理论化(Lerner等,2015; Schwarz,2011)。为了与这种理论化保持一致,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对浩瀚认知和对顺应的需求通过敬畏体验(研究4)产生更多的谦卑,而且敬畏通过自我意识的减少而增加谦卑(研究5)。虽然过去的研究牵涉到敬畏和小我的关系,但是都没有在单个研究中测试整个路径模型,本研究是第一次从评估到谦卑等结果追踪敬畏过程的实证研究。
最后,王影提出了该文献的局限和启发。如,将敬畏应用到教育中,以及如何更真实的诱发敬畏等。